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数字赋能 产教协同--江苏省影视传媒职业教育集团走访探路径

数字赋能 产教协同--江苏省影视传媒职业教育集团走访探路径

来源:职教传媒发布日期:2025-10-30查看次数:15字体:【  

数字赋能 产教协同

江苏省影视传媒职业教育集团走访探路径

“十五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需求,新质生产力发展、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激增,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成为重要课题,同时,职业教育也进入到技术(人工智能、元宇宙)重塑教育形态、技术(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孪生)推动教学模式革新的新场景。

如何抓住机遇,应对变化,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每个职教人“十五五”时期新的考卷。江苏省影视传媒职业教育集团作为江苏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排头兵,为进一步扎实打造学生骄傲、家长认可、社会欢迎、政府满意职业教育名校,书写好新时期新答卷,近日,集团秘书处一行围绕产教融合、融媒体建设两大议题走访调研了集团各驻市工作站。

苏锡常都市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最紧密的地区之一,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中既有成果亮眼。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制造业强市的工业底蕴,引进并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的“教学工厂”模式,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产教融合“校企六协同”机制:一是校企协同设置专业,实现专业和产业融合;二是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与生产融合;三是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实现作品与产品融合;四是校企协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课标与行标融合;五是校企协同建设实训基地,实现教室和车间融合;六是校企协同构建教学团队,实现教师与师傅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电车还未普及时,由于校企协同设置专业的机制,学校第一时间开设了相关专业,为常州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及时匹配了技能人才。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依托高质的园区资源,联动前沿的企业资源,在动漫设计、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版块,聚焦实战教学,赋能专业成长,通过“双师协同、双线驱动”的方式打通了“双向双融通”的立体化人才培养路径,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根据“产业岗位链”分工,开设市场紧缺、产业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结合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学校探索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重点打造智能加工、智能控制、信息技术及数字媒体四个专业群,与多个集团(联盟)单位建立“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学业、就业”联动机制,加大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实践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此外,南通中等专业学校的双创教育与校企合作的融合,着重发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让学生们在实战中成长锻炼,未出校门就能收到行业头部企业的就职入场券……

结合集团行业属性,调研组一行还实地走访并了解了各校融媒体中心建设情况,参照各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开展现状,江苏省影视传媒职业教育集团专职秘书长、调研组组长陈群表示:一方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建立更紧密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引入更多行业真实项目进课堂,各院校之间需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不应只是传统的校园电视台与新媒体平台的简单叠加,在表现形式上要顺应技术变革,融入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元素;在内容建设上要推进数字技术赋能课程与实训,与学校的专业建设相辅相成、互为载体,打造融媒体专业群的“教学工厂”;在产教融合的路径上,应该积极与传媒行业交流合作,构建跨区域、跨平台的资源共享体系,真正实现数字赋能、产教协同。

后期,集团将在联合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建实训基地与产业学院、探索职业教育与行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三个方面加强与集团各驻市工作站沟通联动,带动集团120家成员单位搭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发展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扎实打造学生骄傲、家长认可、社会欢迎、政府满意职业教育名校。


                                                                                           稿件来源:《交汇点新闻》、《江苏经济网》